关于刘义庆的成语-尊龙凯时
释义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释义: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语王右军(王羲之)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是恶。’”
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释义:指治理国家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大丈夫将终,不问安国宁家之术,乃作儿女子相问。”
释义:把:指挽着;林:山林。互挽手臂,表示亲热。旧指相偕归隐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谢公(安)道:豫章(谢鲲)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。”
释义:指创立新意,提出独特的见解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拔新领异,胸怀所及乃自佳。”
释义:感:感想;交:同时发生。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。形容感触很多,心情复杂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
释义:比喻旅途平安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地名破冢,真破冢而出,行人安稳,布帆无恙。”
释义:标:提出,写明;异:不同的,特别的。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在白马寺中,将冯太常共语,因及《逍遥》,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于众贤之外。”
释义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释义:超超:形容高超;玄:微妙;著:明显。言论、文辞高妙明切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我与王安丰说延陵、子房,亦超超玄箸。”
释义: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拔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”
释义:楚楚:植物丛生的样子,也形容痛苦的神情。本指幼松纤弱可爱,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,但永无栋梁之用耳。”
释义:传神: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、逼真;阿堵:六朝人口语,即这、这个。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,能得其精神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人,或数年不点目精(睛)。人问其故,顾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善于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’”
释义:形容才思敏捷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(曹丕)尝令东阿王(丕弟曹植)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为汁;箕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”
释义:怅然: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。形容神志迷乱,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释义: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出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”
释义:超超:高超;玄:微妙;箸:通“著”,明显。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我与王安丰说延陵、子房,亦超超玄箸。”
释义:指整肃政治,清楚奸佞,使天下复归太平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陈仲举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,登车揽辔,有澄清天下之志。”
释义: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载: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:一手拿着蟹螯,一手捧着酒杯,便足以了一生。
- «
-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