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旧五代史》的成语-尊龙凯时
释义: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末帝本纪上》:“美容仪,性沉厚寡言,雅好儒士。”
释义:毒手:凶狠的殴打。泛指无情的打击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袭吉传》:“毒手尊拳,交相于暮夜;金戈铁马,蹂躏于明时。”
释义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
释义:挥笔疾书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卢程传》:“承业之曰:公称文士,即合飛文染翰,以济霸国,尝命草辞,自陈短拙,及留职务,又以为辞,公所能者何也。”
释义: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谢彦章传》:“每敦阵整旅,左旋右抽,虽风驰雨骤,亦无以喻其迅捷也,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。”
释义:荆榛:带刺的丛生灌木。放眼望去,都是荆榛。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。也比喻处境困难,障碍重重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卢文进传》:“文进在平州,率奚族劲骑,鸟击兽搏,倏来忽往,燕赵诸州,荆榛满目。”
释义:指时机难得,必需抓紧,不可错过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安重荣传》:“仰认睿智,深惟匿瑕,其如天道人心,难以违拒,须知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
释义:杜绝:断绝;人事:人与人的交往。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史圭传》:“圭出为贝州刺史,未几罢免,退归常山。由是闭门杜绝人事,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。”
释义:敬:恭敬。事:侍奉,为他人效劳。暇:空闲。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,忙得没有闲暇之时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从荣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从珂威名,每于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
释义:历历:清楚,分明的样子。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明宗纪十》:“濮州进重修河堤图,沿河地名,历历可数。”
释义:摧折枯朽的草木。形容轻而易举。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。同“摧枯拉朽”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》:“以吾愤激之众,击彼骄惰之师,拉朽摧枯,未云其易,解围定霸,在此一役。”
释义: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:“纪年之挽粟飞刍,继日而劳民动众,常烦漕运,不给供须。”
释义:身入汤火。比喻处苦难之境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重俊传》:“复御家不法,其奴仆若履汤蹈火,忤其意者,或鞭之,或刃之。”
释义:荆:荆条,灌木。榛:树丛。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。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全义传》:“蔡贼、孙儒、诸葛爽争据洛阳,迭相攻伐,七八年间,都城灰烬,满目荆榛。”
释义:犹气吞山河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袭吉传》:“李太原喘喘余息,犹气吞宇宙,可诟骂之。”
释义: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“刘崇乌合之众,苟遇王师,必如山压卵耳。”
释义: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选举志》:“况此等多不究义,唯攻帖书,文理既不甚通,名第岂可妄与?”
释义: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和凝传》:“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,后必享重位,尔宜谨事之。”
释义:泛指在地上坐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李茂贞传》:“但御军整众,都无纪律,当食造庖厨,往往席地而坐。”
释义:顾:看;失色:因惊恐而变了脸色。你看我,我看你,吓得脸色都变了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段希尧传》:“使于吴越,及乘舟泛海,风涛暴起,楫师仆从,皆相顾失色。”
- «
- 1